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等待逝去的靈魂

當一個生命已無法自主行動、即使仍有思想卻無法言語,只能躺臥床上,不知天日地等待最後一刻時,會是多麼難受的啊!其此刻的生命意義之於其個人何在?或者之於愛護他的旁者又何在?


我心裡掛念著在地球另一端、插著鼻胃管、隨時需要補充樣氧氣且只能躺在病床上的九十多高齡阿嬤。透過視訊,我輕喊著阿嬤,並告訴她好好休息,有機會一定會回去看她。阿嬤閉著眼像是睡著,卻把嘴巴張得好開,一下又閉上口,看似需要補充點點水份,在母親協助說明下,阿嬤緊閉著的雙眼充滿了淚水。她似乎知道了我是誰,想說點什麼說不出,或者,她知道那些話的安慰成份多於實際。

看著阿嬤的淚水,我說不出話了。匆忙結束視訊後,好想給阿嬤一個擁抱和親吻,想摸摸她額頭,牽著她的手,告訴最怕寂寞愛熱鬧的阿嬤,我們多麼愛她掛念她!

做菜、吃飯、洗澡、刷牙時,我總想著,像阿嬤這樣、靈魂被鎖在動彈不得的身軀裡有多孤寂無助!我甚至和老哥老弟討論是否應該在阿嬤房間備一台收音機,在她醒著時,播放台語電台給她聽,至少,至少還知天日,至少,至少還感覺「生」「活」。

看著花園裡因為季節即將綻放的花朵,再看看一旁已隨季節逐漸凋謝的花,一切都因為季節也因為時間,時間到了,終將逝去⋯⋯。


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婚姻心法

台灣疫情「拖了」一年也終於快跟上世界腳步,進入社區感染。在宣布第三級警戒後,學校停課不到一星期,當然,各種家庭劇過去在美國新聞看到的,在台灣也陸續上演。其一,就是婚姻關係緊張,明顯有了更深的裂痕。

身旁幾個已婚的台灣女性友人絕對可以證明我上述說法,最近才發難討論。但我們總是能發現,一般大家抱怨時,言詞中總是少不了比較。孩子學習要比較,先生體貼或能否自覺協助家務要比較,夫家與婆婆更要比較。華語中總是說,「人比人,氣死人」這不是沒道理的。有了比較就有煩惱。而且,人往往都是跟他人比較「自己沒有的」。

這幾年的經驗讓我徹底學習到,在婚姻生活裡,要學習的是去發覺(發現&知覺)自己「已經擁有的」,並且也是更重要的一點—要珍惜且確保不失去這個「已經擁有的」。是的,即使已經擁有了,還是可能再失去。所以發掘後還得珍惜,珍惜不光是用嘴巴說說而已。例如我珍惜家人帶給我的幸福感,我知道這幸福感來自何處(每當家人吃了我煮的飯菜,愉快的在客廳玩耍吃水果,我繼續收拾著餐桌碗筷,仍感內心平靜)生活中有著各種聯結的細節與心思要注意,並且需要我們時刻付出行動。也因此,當我們因為要珍惜並確保已擁有的幸福感不會失去,根本無暇去煩惱那些我們缺少的,更沒有興趣去跟別人比較了。

婚姻並不可怕,畢竟你可以結婚,當然也可以選擇離婚。進城、出城皆在你(還能選擇都是幸運的)。最可怕的永遠是人性,不論在各種情況下(不知節制的貪婪與無法覺醒突破的思維),一顆不能平靜的心,都會是毒瘤。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溝通的藝術

忘了是誰說過,人類的衝突與對立多半是由於溝通不良造成。

出社會後我也深深感覺「溝通」是門很大的學問,甚至是門藝術。若是對話時能因語句累積彼此掌握使用的詞語定義並獲得共識,一來一往才有意義。否則,雞同鴨講,成為無效溝通。

政治上的例子已經不勝枚舉,遑論生活中。之前因為小孩教養或價值觀、習慣不同也出現過不少與家人間的溝通問題。這陣子弟弟從日本返台省親,選在這麼緊張的時機回台,還要被隔離兩週,也就是為了看看疼愛他但健康出狀況的高齡奶奶。家人為了確保安全,希望他在出關前再做次檢測,或許是勸說的用詞較直接而讓他覺得受到歧視,打死不願做檢測。作為姊姊的我認為,回台目的是為了看看奶奶,總不希望成了破口反倒留下遺憾,何況都隔離了兩週,再做個確認也讓彼此安心。然而,我的交談技術還未修煉成功,引起他更強烈的反彈,並直接喊卡,切斷溝通的可能。

這件事情讓我一直思索,如何才是有效溝通?我傳達的看法即使對方不能接受甚至反彈,那麼,這溝通是否就完全無效了呢?

但人只要一睜眼一開口,多半時間都花在與他人「溝通」。跟自己的孩子或跟另一半、家人都是。怎麼有效溝通卻一直是我這輩子不斷在探索、領悟的,特別是有了自己的小孩後。主要的原因有二,一則希望能與溝通者進行有效對話「解決問題」;再者,更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希望獲得彼此理解,不讓遺憾或後悔在未來等我。

基於此,我總是耐著性子等待溝通「時機」。過去經驗發現,要完成有效溝通不是anytime、anywhere都可以的。我可能要先探詢被溝通者的意向和邏輯思考,才能產生同理與梳理自己想法,並在對的時間與情境下反饋給對方,這對話才有機會達到最終目的。

然而,從弟弟的例子來看,我想還有更多變因需要發現與解決。會是什麼呢?


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三歲的腦袋

有一天女兒很開心跟我說:「爸爸說他老了。但是呢,他小時候有念過書,然後長大後就老了。」

我被這沒頭沒腦的話懵了下,想她是要跟我說為什麼爸爸現在不用讀書吧(她一直抗拒上學的提議)。我便順便跟她說了一下,人都有小時候,也會長大,長大後就是往衰老去,最終人都會死亡。她似懂非懂的說:「就是去天堂嗎?」我說:「是的。等妳長大,也會變老。而且只要是人,我們有一天都會死亡。」她突然睜大眼睛、如同發現新大陸般驚喜的說:「那我們來比賽誰先死!」

.......跟一個三歲小孩「討論」生死的結果。

晚上睡前,她又聽到一個名詞—同事。又巴著我問是什麼意思。我腦袋飛速地想了幾個她有經驗的例子告訴她,像是來幫我們割草的荷西先生,總是會帶著另一個人一起割草,他們倆就是彼此的同事;又如開垃圾車的司機,跟後面收倒垃圾的人也是同事。小小腦袋馬上回說:「喔!我也有同事誒!」為娘驚訝的想,不曾帶小妞當童工啊⋯⋯哪來同事。她馬上說:「就是Charlotte和Emma還有Josie啊!」原來她把玩伴和同事搞混了!哈哈哈!

其實,我還挺喜歡也很享受跟我的「小三」睡前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