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知道這個標題是否合適,那麼就暫時這麼著吧。
星期六,就如同一般的星期六。只是,晚上七點半註冊了一個線上講座,是關於中華文化在中文課程中的教學設計,講者是沈家琦老師。在此之前我並不認識這位老師,對這講題僅僅是因為近來對中學教學充滿著熱情而引起的種種好奇之一,所以也沒對講座抱有太多幻想或期待,純粹就聽一聽。
沈老師看起來很有氣質,保養甚佳,看似四十多歲人,但後來才從她口中知道她已近耳順之年!!演講到中間已逐漸發現她功力不淺,也甚具才華,套句話來說在古代是屬於琴棋書畫型的大家閨秀!不僅如此,她對於中華文化的掌握以及課程設計與傳遞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最後針對其他老師關於“公平性評估”的部分,回答的讓我好開心,因為她說出了我的想法。“沒有所謂一套評估就符合所有學生的公平方法,所謂的公平應該建立在每位學生本身的程度以及能力之上,只有符合學生本身的程度與能力的評估,才是對學生真正公平的。”好想給這位老師一個big bug!
之所以說這個晚上是個美好的夜晚,除了因為聽到這場原本毫無期待、最終卻收穫滿滿甚至內心都被溫暖的演講之外,也在於我在聽講同時也完成多事。一方面除了要時時跟上演講內容、理解消化和回應;另一方面同時也要摺衣服,應對女兒,協助她刷牙洗澡、就床,還得提醒先生的配合。我得在線上講座和現實生活轉換之間一直不斷地啟動內在察覺,除了察覺線(現)下自己的狀態,還要去感受女兒和先生的情緒。過去經驗顯示,我的先生「希望」我把家庭擺第一,尤其女兒的事情,所以我在聽到一場精彩演講時,很期望專心聽完,但同時,又得把手中的工作完成,在過去可能是焦躁不安的。但今晚好像很平順,至少沒因此落著了什麼,或者顧此失彼。
在此之前,中午陪女兒午睡時,把手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卡繆的《異鄉人》(L'Étranger)看完,內心已漣漪、激盪不斷整個下午,很想寫點什麼,卻覺得書衣上說得已是全部(太喜歡這版本的書衣了!)。晚上又有了這場演講,身心充盈,感覺非常滿足。加上,夜晚關燈後,女兒望著天窗外的月光,清澈的雙眼掛在純真的臉龐上,想起好友近來分享關於愛自己或用心生活的文章,這些情境交疊讓我內心充滿感激。
美好生活該是什麼樣貌呢?是要像卡繆筆下的莫梭活在當下、無視道德規範或約定俗成的禮節只重視自身真實感受(即使最終成為荒謬”英雄”)?還是要“建立生活的秩序感,讓身體、家庭、學業事業向陽而生,有秩序,有品味,有邊界”?前者基本上是不在意他人眼光的活著,而後者不僅要顧及他人,同時也要自己舒服。這問題若是問莫梭,他是否會說:隨便啊,我無所謂!(很像溫尪)這問題每個人回答或解釋肯定都不一樣,我也覺得“美好”生活本來就是個人感受,自己內心滿足最重要。就像我的這個夜晚,我不知道溫尪怎麼看,但對我而言是美好的夜晚。(最後,不得不補上一句:女人真的較能一心多用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