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如此愛你

無意間看到這首詩,好美!又看到簡要有意思的詩評:

“發過的誓、許過的願,擦身而過的愛…

你的苦,不是因為他不再愛你,而是因為你還愛著他。
然而啊,那些我們還愛著的黃花不也落了嗎……
愛不是挽留的理由,愛是允許他來,允許他走。

那些時光,在瞬時而短小的妄語裡,在浮世繪般的世間男女裡;在奔波馳求的內心境況裡,總是多情而又無常。細讀多多的詞句,如歲月輕敲一輪人生,好似心底住著古時的歌姬,又像是胸口疊了幅散失的殘卷,於是我們只能掩卷無語。

扎西拉姆‧多多,如此一位作家,文字悲喜淡然,有種隔岸觀火的靈慧況味,字裡行間既是傾訴,也是對生命的紀實。短短幾行字,便清晰指陳出眾生的心性。但是,總歸是一個人的喃喃自語,她如是說。

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擁有,只能經歷。

深知這一點,就會懂得:無所謂失去,只是經過而已。”


引自:

https://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quarius0601&aid=7178462


如此愛你  (扎西拉姆‧多多) 

飛鳥愛上飛鳥
不是自由
天空愛上飛鳥
才是擁有
允許你來
允許你走
我的愛就這麼無怨這麼無憂

落花愛上落花
無法守候
大地愛上落花
才能永久
陪著你喜
陪著你愁
我的愛就這麼深沉這麼濃厚

我願如此 如此愛你
給你天空
給你大地
然後靜靜 靜靜化作風景
去裝點那
最美麗的你

讓我如此 如此愛你
做你的天空
你的大地
然後默默 默默給你勇氣
讓你去做
做你自己

自在&真實

 “面對自己”體察自己存在的這種“自在”,似乎不是很迷人?

要不然,怎麼感覺每每要觸及這個層面時,周圍的人都不是“很自在”,甚至覺得我有些可笑?

我們的腦袋習慣無時無刻的想著、抓著自己以外的事,關注、尋覓自己以外的世界,而且是離“自己”越遠越好。接著,若是有些收穫,會覺得還不夠,或者快樂很短暫,以至於永遠不滿足;如果不幸,一點收穫也沒,或者不如預期,可能就開始試圖找尋各種理由或藉口怪罪。不論哪一種結果,都是深陷惡性循環中。殊不知,只要轉身、向內回到自己,面對自己,一切問題就會逐漸迎刃而解。

一二十年前,若以人這樣跟我說,我也會半信半疑,微笑置之。

記得一二十年前就看過我的一位姨丈在接觸這類書籍,那時候,我也是覺得,我已經“知道”自己的存在,我感覺得到、摸得到,怎麼會不知道自己是真實的呢?為什麼還要再去感覺“自在”或者“I am.”?這麼多年經歷過各種事情,看過各種人,體驗過這種滋味,也遭遇艱難的時刻,我放下執念,臣服、面對自己,向內尋找後才發現,我們除了躲避大腦聰明後的意識可以聲明“I am”之外,其餘都是會消失的,會消失的,那還算真實嗎?

我們如果一直停留在這種大腦認知的真實,就會因為遭遇不同境遇,而有過不去的情緒、失落或者痛苦。

然而,“It's all good.”不是一個口號或安慰的話,而是能把我們帶回“自在”的密碼。接受、臣服於這句話後,真實應該不遠了吧?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請求指引

陰雨天裡,一個人,你會做什麼?

難得沒有人會來打擾我的一兩小時裡,打開油管,輸入:puccini opera,隨意選了個合集播放。隨後,取來二月從台灣帶回後尚未翻過的《傅佩榮講道德經》,原本以為可能要換書或換音樂,沒想到,才看〈序〉,便覺得意外的對味。

雨天,是大自然現象;puccini的歌劇表達得都是人世間的複雜情感。自然界與人世間,這不正是《道德經》也想傳達的嗎?

最近內心有個小苗出現,但不知道從何著手,或者,適不適合去實踐?除了能力的考量,現實的條件也要顧及,都是一種投資。但姑且不論投資報酬率,也要能夠符合天意。哈哈。感覺應該先跟傅教授學學易經,請天地間的力量給予指引?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真正的快樂

快樂,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追尋的。

我們多數人都以為,擁有的錢越多就能越快樂,但現實總是證明這不是絕對,甚至是相反。

這幾天終於聽到一個說法,讓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

那是延伸自楊定一博士一直提醒的:改變,是因為你可以改變,不是你必須改變。

「化被動為主動,快樂自然而來!」這是出自傅佩榮教授的一堂國學講座的話(現在忘了是提到哪本書或哪個哲學思想家),突然讓我連結起楊博士的提醒。

楊博士的提醒後面接著說:這時候的你,才真正實現一點自由。

他們倆在不同層面給了我一個貫通秘密的鑰匙— 原來,快樂和自由並非不可得,甚至是這麼容易一次擁有!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人生最大的祝福

從小到大,我總是覺得自己是個事事“中庸”無趣的人。

上大學前,還是個眼光、品味也沒什麼特別,總在找尋自己“樣貌”的人,

也是個很固執卻還要在前頭加上“擇善”兩字的人。

簡而言之,就是固執、無趣,樣子看似正常不過的女生。

但在經歷社會大熔爐後,好像一件模造的瓷娃娃,懂得展現出符合社會審美或要求的自己,

不斷地向外索求,多,還要更多,好像是裂了個縫、裝不滿的杯。

邁入四十後,在接觸哲學、心理、靈性、修行的各種“法門”後,逐漸看清自己。

原來,進入社會以前的我,個性上才是最單純、接近本性的人。

現在偶爾會想起那個單純、有時候還感覺迷失的自己。

很感激上帝給了我一個大禮包,讓我現在就有機會找回她,甚至更往純粹的本性裡去。

在那裡,沒有徬徨、沒有迷失,更沒有任何缺乏。

有的,只是連根針都插不進的圓滿與寧靜。

這,是人生最大的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