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事實上我只有一個三歲女兒,個性樂觀活潑但固執需要大人很多的愛與關注。那另外兩個呢?一個是悲觀內向且敏感不善溝通的香蕉(黃皮白心)惱公,暱稱大兒子;另一個是悲觀活潑但也敏感直率的婆婆。為何後面兩位也是孩子呢?我總以為大人和孩子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懂得自我控制,不只慾望還包括情緒在內。後來我發現其實多數大人只是年紀較長的孩子而已,即使七老八十,更是老頑童了。
那位實際年齡最小的真小孩如何讓我修煉且略過不提,那也真是生了孩子後沒得選的課,況且自己的孩子自然自己得好好教。但那對「母子」跳下來摻和,就真的讓我幾乎崩潰不知道是否自己應該跟著他們瘋了。拿今天舉例,我難得找到進修機會上網課,事先預告過請兩位大人配合,扮演好陪玩角色,結果早上快三小時的課,小小孩一直黏著我在房裡上網課,全都賴床上或做自己,沒人想著引她出去玩,這也算了。忙完課,火速準備午餐給三個小孩吃,吃完趕緊讓小小孩午睡,她習慣性趴我身上nap,趕在三點課程之前誘拐她起床,繼續賴在我身上一起上課,我一邊筆記一邊抱她安慰她(我其實知道她想要我跟她玩),後來我一個不錯的提議讓她跑去找她爹帶她去跟鄰居姊姊玩,聽著她開心的邊唱歌邊出門,心中終於鬆口氣想著可以完成接下來的課。未料,一個多小時後戶外一個小小孩連續不停的尖叫與哭喊聲把我從課程中拉回現實,我知道是她,原本想讓她爹自己學習處理,但接連不停的喊叫估計傳到兩個block外都聽得到,我也聽出尖叫聲隱藏的訊息: “媽媽,快來救我!”
好不容易得空跟主講人致歉離開,一下樓看見還穿戴著冬衣和安全帽等騎車配備的小小孩掛著兩串鼻涕和淚水繼續哭得全身是汗,接著一連串安撫,又不見大兒子,只聽到老小孩抱怨,才知道因為小小孩未聽大兒子警告,堅持要跟大姐姐們騎腳踏車在路上,「又惹爸爸生氣」,被硬生生帶回來。大兒子一進門悶聲不響別著臉不理小小孩,讓小小孩好傷心難過。經過一番「解釋」,大兒子堅持自己的做法,不理解我給予的親子溝通建議,比小小孩生氣,老小孩也沒閒著,火上澆油讓我別讓女兒再跟僅有的鄰居姊姊玩,這話讓小小孩更生氣。三個正火的小孩都只按自己有限的理解程度在聽話,或者因為自己有限的理解能力在評斷,讓我最後只能沈默。此時,我真正有種無助且無力的感覺。
還好,我娘把我生的內心夠堅強。深吸氣,我只跟我生的先溝通、安撫情緒。晚上睡前,待她平靜很多後再一次跟她回憶一下傍晚發生的事,強調她的安全是我們最關心和在意的,因為她是爸爸媽媽和阿嬤的心肝。似懂非懂的她一直不肯答應我下次要如何如何的要求,三歲的她其實只想跟人玩。但兩個有血親關係、分別奔八和奔五的小孩,只知道阻止與保護,不懂如何在保護的同時給予機會。我再次確信,「女人,決定一個家族的未來」。
3 則留言: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三個正火的小孩都只按自己有限的理解程度在聽話,或者因為自己有限的理解能力在評斷,讓我最後只能沈默。」真的,有時候大人生氣,也像孩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三個正火的小孩都只按自己有限的理解程度在聽話,或者因為自己有限的理解能力在評斷,讓我最後只能沈默。」真的,有時候大人生氣,也像孩子
爸爸和奶奶應該都是怕COVID-19
是啊,都有安全考量。只是無效的溝通或命令式的對話都無助達到效果,反之成為一種不成熟的示範。😒
張貼留言